姚廣孝
姚廣孝是朱棣的主要謀士,幼名天僖,法名道衍,字斯道。中國元末明初政治人物、詩人,燕王朱棣的謀士,並為靖難之役的功臣之一。交際廣泛,與文學傢宋濂、楊基等交友,又從靈應宮道士席應真習道傢《易經》、方術及兵傢之學。其博通精深的學識和修養對皇太孫明宣宗)有較大影響,對《永樂大典》的完成也起瞭很大作用。是朱棣的唯一朋友。那麼你想更加深入的瞭解這位姚廣孝嗎?
姚廣孝——朱棣的主要謀士、中國元末明初政治人物
姚廣孝人物生平經歷
姚廣孝1335—1418),長洲人,即今江蘇吳縣人。俗姓姚,初名天僖。十四歲時,度發為僧,改名道衍,字斯道,號獨庵,亦自號逃虛子。三十歲時,姚廣孝前往徑山隨師習禪。其間,他遊歷四方,與當時許多吳中文人往來頻繁,交遊酬唱,評書品畫,所以有人把他列為“北郭十友”之一。及至四十八歲,姚廣孝經人舉薦,入燕府輔佐燕王朱棣,並密勸燕王舉兵,策動“靖難之役”。靖難之謀既成,做瞭皇帝的朱棣便拜姚廣孝為資善大夫、太子少師,並復其俗姓,賜名廣孝。不過,姚廣孝雖貴極人臣,卻不改僧相,仍居僧寺,清凈自修,且重新監修瞭《明太祖實錄》及《永樂大典》。永樂十六年1418),姚廣孝八十四歲,病逝於久居之慶壽寺,受追封為榮國公,謚號恭靖。 姚廣孝居於吳地,位列“北郭十友”之一,與北郭社的成員常有同遊、酬唱之樂。他曾寫過《題張山人適樂圃林館十首》,乃是與北郭諸友同詠之作。其中有“去官歸故裡,僑隱倚高林。花月尊前友,松風席上琴”一首,言同裡張適辭官退隱山林,諸友人相訪之事。當時同往樂圃的,亦有高啟、倪瓚等人,眾人飲酒、吟誦,頗得逍遙情致。而“巷僻無車馬,閑扉掩薜蘿。籠馴傳信鶴,池蓄換書鵝”一首,則是姚廣孝寫樂圃林館幽靜、空寂之味。遠遁山林,避俗世之喧囂,乃是元末明初,文士們向往之境。而馴鶴與蓄鵝的閑情逸致,又增添瞭一分物我同境之美,恰合瞭禪者圓融於心之參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