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間傳奇故事之秘當
文章分類:鬼故事
你也會想看的:風水客廳屏風的講究
張壁古堡的主街叫紅順街,過去街上開著一傢當鋪,直到新中國成立以後才關掉,可一提起當鋪的往事,賈傢人個個都神秘兮兮的。
乾隆年間,在外經商三年多的賈錦榮突然回到堡裡來,拿著一件皮馬夾要當在鋪子裡,按典當行規矩,皮貨無袱不當,雖說鋪子的掌櫃是族人,但生意還得照規矩做,店掌櫃自然不肯收這件當品。再說賈錦榮是個生意人,再窮也不至於當一件小皮馬夾換錢吧。可是,當賈錦榮提出成交條件時,店傢心動瞭:皮馬甲當銀二兩,當主向店傢即付當息銀一百兩,贖當時再付贖銀一百兩銀,要求店傢以鋪面做擔保,永久保存當品,直到當主贖回。說完讓隨行人將一百兩銀子拿到櫃上。
店傢心想,雖然無限當期有一定風險,但這等於當主花大錢讓咱妥善保管一件皮馬夾,算不上難事,這樁生意能做,於是大掌櫃親自找出包袱和一個精制的木匣子,將皮馬夾包好裝進木匣裡,又給裡面加瞭幾塊小樟木,然後吩咐小二寫典當票據,為防止以後贖當時當主挑剔物品保管不善,當票上留下瞭伏筆:“破舊皮馬夾一件,蟲蛀鼠咬,光板無毛,當銀二兩。本當不續不絕,以本鋪作保,鋪在當在,當戶即付當息銀一百兩,贖當再付贖銀一百兩。大清乾隆四十四年冬月朔日”寫完後蓋上瞭當鋪的方印。賈錦榮收好當票,臨走時給當鋪掌櫃和夥計每人發瞭十兩銀子做封口費,不準將當皮馬夾的事說出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