伍子胥的生平簡介 伍子胥是個什麼樣的人
文章分類:民間故事
你也會想看的:墻邊有鬼
春秋戰國就像一卷抒發不完的壯闊詩歌,百花齊放百傢爭鳴,每一個俊傑都想發出時代的聲音,他們標榜自己,為自己代言。在歲月的風雲 裡,那些戰場上鏗鏘的戰鼓聲,朝堂上慷慨激昂的對峙,嬉笑怒罵都被歷史的風裹挾進時間的洪荒裡,最後消逝最終成為瞭書卷裡的幾頁紙、幾 行字 。
論說一個歷史事件或是歷史人物都並非易事,因為歷史並非簡單的對錯就能說清的,若非如此,這歷史還有什麼跌宕起伏,還有什麼恩怨情 仇, 快意江湖。作為一個同樣飽受爭議的人物,伍子胥的處境並不比任何人輕松,即使他身居高位,榮華富貴。伍子胥,史書的評價一定是奸臣 ,因 為在忠君比孝父更為重要的時代,為報父仇的伍子胥引吳國君王攻破自己祖國的行為,是十分不道德的,他註定在史書上留下罵名。然而如 今再 看他,也不免是一個被宿命操縱的可憐人。
伍子胥,春秋末期吳國大夫、軍事傢、謀略傢。名員,字子胥,春秋時楚國人。一說是今監利縣人,另一說在襄樊市谷城冷集區沈灣人封於 申地,故又稱申胥,伍子胥本為楚國人,他性格剛強,青少年時,即好文習武,勇而多謀。伍子胥還有一個兄長叫伍尚,他的父親伍奢,在楚國 擔 任楚平王子建太傅。主要負責教導太子讀書,太子建被費無忌誣告。公元前522,因楚平王懷疑太子“外交諸侯,將入為亂”,聽信費無忌的 讒言 ,將伍子胥的父親和哥哥都騙到郢都殺害,伍子胥懷著滿腔的憤恨,隻身逃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