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罵死的明朝
文章分類:民間故事
你也會想看的:生死簽
明朝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頗講言論自由的封建王朝。明朝推行言官制度,大臣們可以放開瞭提意見,上至國傢大事,下至後宮瑣事,隻要你有想法,可以盡管說來,不必害怕得罪皇帝。因為在明朝,再殘暴的君主也不願背上“昏君”、“殺諫官”的罵名,實在氣極瞭,最多也隻是“廷杖”——在言官的屁股上狠狠地打一頓而已。
正因如此,明代言官普遍的作風,是立論唯恐不偏激,言辭唯恐不誇張,往往憑借著捕風捉影、小道消息,就極盡聳人聽聞之能事。他們關心的並非所論是否屬實,而是能否憑借刻薄的言辭嘩眾取寵,一舉成名。通過罵皇帝、罵重臣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,以撈取政治資本。看看明朝的名臣,哪一個沒有被這些言官“罵”過?如海瑞、左光鬥、張居正等。
崇禎時期,明朝危機重重,最後一根救命稻草——袁崇煥照樣被“罵”,乃至被凌遲處死後,罵聲還在繼續。清軍入關後,南明小王朝還有幾十萬軍隊,還有半壁江山,但那些言官不是專心對付來勢洶洶的敵人,而是繼續“罵”,繼續“內訌”,到瞭這個程度,明朝隻有滅亡的份瞭。